近日,從鞍鋼股份物流管理部傳來好消息,今年以來,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及鞍鋼集團本鋼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鞍鋼集團黨委“1357”工作部署為主攻方向,主動轉變作風、創新管理思路,通過與沈陽鐵路局構建“互創價值、務實高效”合作新機制,實施深化產業鏈協作、優化運輸模式等舉措,物流協同創新領域取得顯著成效,今年一季度累計實現物流降本2100萬元,物流管理從單一成本壓降向“價值共創”躍升,為鋼鐵行業路企合作提供了新樣本。
雙向賦能,產業鏈協同降本增效。該部聯合本鋼、凌鋼與沈陽鐵路局共建多層級戰略協作平臺,聚焦全鏈路降本、鐵路技術升級及數據互聯互通,達成10項戰略共識,形成鞍本凌產業鏈協同生態;鞍山鋼鐵與沈陽鐵路局簽訂東北地區首單《物流總包協議》,開創“總包合作+雙向賦能”新模式,縱向推動局車延占費標準從4檔減至2檔,實現鞍本凌降本390萬元,橫向以“自提客戶清單共享+公轉鐵平臺共建”促進沈陽鐵路局運量增長,并通過共享客戶資源、共建“公轉鐵”平臺,推動鐵路運量提升,實現“鋼廠降成本、鐵路增規模”的雙贏循環。
模式創新,打破壁壘跑出“加速度”。鞍山鋼鐵與沈陽鐵路局首創“局站企”一體化運營模式,組建聯合專班實施58項提效措施,使鞍山鋼鐵成為與全國鐵路系統首家全要素深度合作的鋼鐵企業,鞍山鋼鐵局車裝車兌現率提升至87.1%,車輛停留時間縮短1.6小時。首創“定制化運輸產品”服務矩陣,沈陽鐵路局為鞍山鋼鐵、本鋼專項研發的135輛C70E型鐵路貨車于今年3月投用,提升運輸效率10%,年降本可達400萬元;從今年3月起鞍山至無錫“水轉鐵”線材運輸運費下浮50%,倒運頻次由8次減至2次,交付周期從15天降至5天;沈陽鐵路局每日提供一列修竣車發運卷鋼,車輛周轉效率提升25%。
數據驅動,構建分鐘級響應智慧物流。該部通過搭建“路企互聯互通”信息化平臺,與沈陽鐵路局實現6大業務領域73項功能協同,鞍鋼集團可實時獲取鐵路動態信息,沈陽鐵路局同步掌握廠內運輸數據,單列車接車信息處理時效從60分鐘縮短至10分鐘,接車人員減少50%,物流管理邁入智能化新階段。
生態共建,延伸產業鏈價值。該部依托路企平臺,成功促成沈陽鐵路局鐵路道砟石需求與鞍鋼鐵路道砟石產品精準供需對接,助力鞍鋼集團深化鐵路道砟石戰略布局。截至目前,鞍鋼工程發展公司向沈陽鐵路局供應鐵路道砟石19萬立方米,履約率達100%。鞍山鋼鐵、本鋼、凌鋼完成解凍庫智能化改造,實現作業標準化率100%、車輛高溫致損歸零,筑牢鐵路運輸安全屏障。
協同是最大機遇,合作是最大紅利。面向未來,該部將圍繞煤炭運輸降本、交付效率升級、全域協同機制、國際聯運拓展四個方向繼續與沈陽鐵路局合作攻堅,進一步釋放“1+1>2”的聚合效應,打通蒙煤入遼通道,建立聯動五局煤炭運輸機制,持續深化鞍本凌協同及產業鏈上下游聯動,構建鞍本凌至長三角20萬噸級“一站直達”網絡,打造渤海灣10萬噸精品運輸線,推廣“局站企”一體化模式至本鋼、凌鋼,實現三地鐵路技術標準統一,為鞍鋼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為中國鋼鐵物流轉型升級貢獻“鞍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