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鋼城,熱浪襲人。比氣溫更熱的,是職工學練技術的熱情。18日上午,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百崗千法創效、萬人競技登高”先進操作法多基地協同培訓活動在鞍山本部和鞍凌公司拉開大幕。
為充分發揮廣大職工在扭虧增效攻堅戰中的主力軍作用,今年5月,鞍山鋼鐵啟動了“百崗千法創效,萬人競技登高”先進操作法推廣系列活動,并從基層單位確定的489項先進操作法中精選出7項實施多基地協同培訓。
當天,距離開課還有半個多小時,鞍鋼教育培訓中心的階梯教室里早已是人頭攢動,先進操作法創造者走上了“三尺講臺”與大家分享經驗,交流心得。如何科學管理保證轉爐煉鋼系統穩定?在鋼鐵料消耗上,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生產成本?……來自鞍山鋼鐵本部煉鋼系統的近120名職工帶著不同問題走進了課堂。
“轉爐煉鋼系統的穩定運營考驗著操作者的綜合素質和水平。不斷地優化操作,可以產出更多的精品鋼……”來自鞍凌公司鋼軋廠煉鋼作業區作業長馬超直奔主題,一句提綱挈領的話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課堂上,馬超結合鞍凌公司的生產實踐,圍繞如何以降低轉爐成本為中心,強化溫度和裝入量控制等內容與本部職工交流煉鋼心得。
一邊是毫無保留地傳授,一邊是全神貫注地傾聽。“鞍鋼的發展終究要靠鞍鋼人自己來努力。我們的生產工藝相似,通過大家相互交流,可以起到取長補短作用,避免走彎路。”鞍鋼股份煉鋼廠連鑄作業區職工徐博說。
這種多基地交流共享不僅在課堂上,也在課外進行著。17日下午回到鞍山的馬超,第一時間找到了本部煉鋼系統的工友,大家就如何優化鐵皮球和球團礦的加入量和加入時機,降低生產成本等問題進行討論。他表示通過這種互動交流的方式,大家不僅可以拓寬眼界,學習好的做法和經驗,還就生產遇到的難點一起尋找解決方法,實現共同提高。
同日,遠在大凌河畔的鞍凌公司也迎來了來自鞍鋼股份煉鐵總廠的趙長城、陳忠革和煉焦總廠的侯士彬三名先進操作方法創造者。在鞍凌公司的培訓中心教室里,他們分別與鞍凌公司高爐、燒結、煉焦系統的技術骨干聚在一起,分享經驗、交流心得、探討問題……
高爐減風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計劃休風時配料計算如何優化?……趙長城與大家交流《休風分段減輕負荷快速恢復操作方法》時,幾名職工圍繞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與趙長城交流了起來。這天每個人都是“滿載而歸”。對于趙長城來說,此行他收獲也頗豐。得知鞍凌公司高爐爐頂探尺沒有用氮氣和蒸汽進行密封保護,設備運行依舊正常時,他一下子“如獲至寶”,興奮地與職工交流了相關的操作工藝。他說,回去也要嘗試一下,如果成功的話每座高爐每年就可節約成本170多萬元呢。
經驗一同分享、難題共同討論。原本預定的講課時間,因為大家熱烈的互動交流一延再延。談及此行感受,陳忠革深有感觸地說,一枝獨秀不是春,這種互動交流可以讓好的經驗變成共享的成果,讓大家在探討交流中開拓思維,在思想碰撞中產生新的靈感,共同提高技能,齊心協力打勝扭虧增效攻堅戰。
據了解,本輪先進操作法多基地協同培訓還將組織先進操作法的創造者到鞍鋼礦業公司、鞍鋼股份鲅魚圈分公司等單位互動交流,預計活動將持續到7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