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2月26日,鞍鋼“三大工程”——大型軋鋼廠、無縫鋼管廠、七號高爐同時舉行了開工典禮。與新中國成立同年恢復生產的鞍鋼,僅用4年就實現了重軌生產“零”的突破,開啟了中國鐵路建設發展的新紀元。走過六十載,鞍鋼股份大型廠在市場經濟浪潮中經沐風雨,將“鞍鋼重軌”鋪設到四通八達的鐵路上。在鞍鋼集團扭虧增效攻堅戰中,鞍鋼股份大型廠再次擔起重任,以嶄新的姿態和堅實的步履搏擊市場,不僅率先摘掉了虧損的“帽子”,還成為鞍鋼集團的盈利大戶之一。
——編 者
(一)
截至12月24日24時,鞍鋼股份大型廠萬能線已生產重軌650186噸,高附加值產品比例達到100%,其中高速軌72686噸、槽型軌6152噸,不僅提前完成全年生產任務,成材率、合格率等各項指標均達歷史最高水平。在鞍鋼集團扭虧增效攻堅戰中,大型廠再次承擔起重任,成為攻堅戰的一支有生力量。
在共和國工業史上,作為鞍鋼“三大工程”中投資最多的項目,也是我國第一個采用先進設備的大型軋鋼廠和第一個重軌生產基地,鞍鋼股份大型廠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第一支12.5米43公斤重軌、第一支25米定尺軌、第一支RI60電車槽型軌、第一支采用萬能軋制法生產的50米重軌……
60年來,大型廠堅守著責任和使命,緊跟國家發展高速鐵路的趨勢,研制開發出一代又一代性能優良的重軌產品,成為重軌市場的“領跑者”。在鐵路提速的“賽跑”中,大型廠努力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01年,成功開發出時速200公里的高速重軌,供貨秦沈高速鐵路客運專線;2004年,研制出國內首批時速350公里高速重軌,在沈陽鐵路局管內的長大鐵路線上成功試鋪;2007年,鞍鋼首批百米重軌鋪設于膠濟客運“奧運專線”……正是在鞍鋼重軌產品的鼎力支持下,中國客運鐵路才有底氣一次又一次的大提速,完成了從54.5公里/每小時到近500公里/每小時的時速跨越,速度提高近9倍。
據統計,60年來,大型廠累計生產鋼材4429萬噸,其中重軌2653萬噸,實現利潤85億元。如今,印著“中國鞍鋼”字樣的重軌產品已經鋪設到澳大利亞、伊朗、朝鮮、越南、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日利亞等國家,先后向全國兄弟企業輸送了近千名技術人才和生產骨干,支援寶鋼、武鋼、包鋼等大型鋼鐵企業的建設,為我國工業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二)
風風雨雨60載,大型廠經歷過“皇帝女兒不愁嫁”的黃金時期,也經受過對手異軍突起、需求下滑的“冰河時期”。然而,無論市場風云如何變化,該廠始終緊扣市場脈搏,強化重軌、槽型軌等產品的開發,發展成為擁有高速鋼軌系列、高強鋼軌系列、城市槽型電車軌系列等13大類、58個品種、132個規格、近30個鋼種的強勢企業。
一路走來,大型廠在設備、技術與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經驗。通過“新世紀再創輝煌工程”確定的“六個第一流”發展戰略,成功實施重軌加工線和萬能軋制線的改造;重軌質量達到“高純度、高強度、高精度、高平直度”的高速鐵路用軌質量標準,滿足了鐵路高速重載發展的需求。經過兩次歷史性的技術變革,大型廠成功跨入了國際先進重軌生產企業行列,成為擁有世界先進技術裝備、集生產與科研于一體的一流高速重軌生產基地。
為提升重軌質量,滿足高速鐵路運輸要求,大型廠的技術人員對重軌的生產工藝進行研究改進,解決了重軌在軋制規格、平直度、表面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難題,實現了短流程重軌軋制工藝、重軌在線超聲探傷檢測,保證了重軌的鋼質純凈度、尺寸精度、平直度。
在管理上,大型廠倡導“以精益求精為經營管理活動的價值取向,以精雕細刻為經營管理過程的基本要求,以精良優質為經營管理成果的衡量標準”為基本內涵的精益管理理念。應用現代化管理方法和標準,先后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安全健康保證管理體系認證。同時,瞄準國內外先進水平,全方位地開展挖潛增效活動,使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不斷攀升,各項成本費用得到有效控制,推動企業系統優化、資源優化和產品優化。該廠堅持“創國內一流,爭國際先進”的戰略定位,通過實施系統化、動態化戰略管理,不斷追求裝備、技術、管理的先進性,拓展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管理成果被冶金鋼鐵協會評為一等獎。
經過60年的積淀,大型廠在壯大規模、打造精品的過程中,培育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爭創一流”的企業發展理念、“用戶至上,信譽為本,為用戶生產信得過產品”的質量理念,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三)
面對鋼鐵市場“寒冬”,大型廠繼續堅守著責任和使命,把實現萬能線產能最大化、市場占有率最大化、企業效益最大化和為集團公司貢獻最大化作為首要目標,從軋制線短流程實際出發,不斷釋放產能,調節品種結構,使全線裝備達到最佳生產狀態,熱裝率、熱軋率逐月提高,不僅使重軌產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槽型軌這一新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和能力也穩步提升,提升了鞍鋼搶占城市軌道交通市場的能力。
企業要實現長遠發展,轉型升級是必由之路。面對鞍鋼集團轉型升級的新形勢、新使命,大型廠始終秉承“六種發展理念”,把技術改造、調整產品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作為重要抓手,貫穿于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不斷探索發展新路。面對當前鋼鐵行業的嚴峻挑戰,該廠把握市場規律,與集團公司相關部門和單位緊密配合,加速高質量重軌研發,大力開發適銷對路的高附加值產品,走上了質量效益型發展之路。
如今,按照鞍鋼集團產業布局和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型廠開啟了新的創業征程。該廠將對原有的萬能線設備進行改造,全程淬火,打造一個集精煉、精軋、精整、在線自動檢測及長尺化工藝的世界一流鋼軌生產系統。在此基礎上,通過新建中型小型線,增強競爭力。目前,該廠大、中、小型線和萬能線鋼軌全長在線熱處理生產線改造、BD2軋機改造等五項工程已全面開工,一個以“三線在外、四線齊發”的生產布局,集重軌、大中小型材、螺紋鋼筋及棒材于一身的年產280萬噸的型材生產基地即將落成。
為了確保改擴建工程順行,該廠確定了“堅持一個目標,突出兩項重點,完成三大任務,優化四項指標,做好六項工作”的工作目標與任務,重點做好萬能線增產增效、改造工程達產達效兩項工作,穩定高速軌合格率,嚴控加工成本,提高全線產量,最終實現建設一流型材生產基地的目標。
該廠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鞍鋼第一次創業時,建設者們在廢墟上建起了共和國第一個大型軋鋼廠。第二次創業時,建設者們在老廠上建起了我國第一個重軌生產基地。如今第三次創業,我們將在傳承中前行、在繼承中發展、在改革中實踐,努力建設出我國第一個一流型材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