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鞍鋼一線職工李超獲得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消息,經《光明日報》等國內大型傳統媒體,新浪網、搜狐網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報道和轉發之后,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喚起了人們對崗位創新、職責堅守的熱議。
新浪網第一時間在首頁鏈接了鞍鋼集團官方微博,鞍鋼一線職工李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消息將在新浪網首頁突出位置連續播報7天,截至16日16時消息的累計點擊量超過4000萬;同時在鞍鋼集團官方微博廣大網友紛紛參與評論轉發,截至目前,覆蓋人群超過100萬,直接閱讀量近5萬次,轉發56次,評論53條;鞍鋼網站相關新聞點擊量近4000次。鞍山鋼鐵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攀鋼職工在線”刊發了李超獲獎消息,廣大職工踴躍點擊閱讀。大家從李超身上看到了一線工人立足崗位、矢志創新的精神,紛紛發帖留言表達了對李超、對鞍鋼一線工人勇攀高峰、銳意創新的精神和鞍鋼創新傳統的贊美之情。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李超,你是鞍鋼一線職工的驕傲!!!一線職工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創新潛能,向你們學習,向你們致敬!! ”
“一個鞍鋼技校畢業的鉗工,在一線20多年,得此殊榮不容易。超贊!”
“工人階級的光榮代表。”
“創新是鞍鋼傳統,創新發展是鞍鋼的責任擔當!這就是我印象中的鞍鋼。”
…………
在鞍鋼這片創新人才輩出的沃土上,一時間,李超成為各生產基地、各崗位職工熱議的焦點人物和學習的榜樣。鞍鋼礦渣開發公司微粉車間點檢長謝軍將李超的報道從頭到尾仔細地閱讀一遍。“作為設備管理人員,手機24小時開機待命”這在多年從事設備維護工作的謝軍心中產生了共鳴。他說,職工搞創新首先要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這幾日,由他名字命名的職工創新工作室成員們正圍繞新的一年設備改造、提高設備精度確立攻關項目,他們要學習李超百折不回的創新精神,積極投身到解決生產難題的創新活動中。
企業因“新”而興。從李超的事跡中,鞍凌公司鋼軋廠軋鋼作業區丙班班長張宇找到了創新的方向。他深有感觸地說,創新是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的有力法寶,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生產問題,就是一線職工創新的著力點和落腳點。
攀鋼廣大職工得知李超獲獎消息后,內心中涌動起創新的激情。學習李超的事跡后,攀鋼釩冷軋廠罩平作業區操作工何明創新的勁頭更足了。經過兩個月的奮戰,由他牽頭的平整工藝穩定性控制項目已取得成效,成材率提高了0.05%。這幾日他正忙著提煉和總結這項革新經驗,爭取早日完成專利申報。
“李超不僅是我們當代一線工人的驕傲,更是我們學習的標桿。”鞍鋼股份煉鐵總廠1號高爐爐前主管技師王亮在班前會上將李超獲獎的消息分享給工友,大家聽后備受鼓舞,紛紛表示,要像李超一樣立足崗位解難題、搞創新。鞍鋼集團礦業設計研究院運營管理室副主任劉雁翎得知李超獲獎消息后非常振奮,他說:“在取得一項項創新成果的背后,李超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的這種執著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