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鞍山市委下發決定,在全市廣泛開展向李超同志學習活動,以大力宣傳弘揚李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激發全市人民立足本職、干事創業的激情。
決定指出,李超同志是繼孟泰、王崇倫、郭明義之后,鞍山涌現出的又一位具有時代精神的先進典型,是當代產業工人的創新楷模,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代表。他的先進事跡集中體現了當代工人情系企業、爭創一流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展示了新時期知識型、技術型、創新型職工的嶄新形象,生動詮釋了“愛國、創新、務實、敬業”的鞍山精神。
決定指出,向李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忠誠企業、勇于擔當的主人翁精神。李超同志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愛黨愛國,愛廠如家,把實現個人價值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連。他把25年的“美好時光”都奉獻給了冷軋生產一線,他以廠為家,始終開啟著“白加黑”、“5+2”、“全天候”的工作模式,為企業發展振興盡心竭力。他始終堅定“技術報國”的工作信念,通過發明創新解決各種設備和技術難題,不斷提高設備能力和產品檔次,體現了當代產業工人的高超技能和強大自信。全市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要以李超同志為榜樣,迎難而上、勇于擔當,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飽滿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工作作風,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為加快建設“五個鞍山”建功立業。
向李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敢為人先、攻堅克難的創新精神。李超同志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不拘一格的創新思維,他善于把難題變成課題,讓想法變成現實。入廠25年來,他緊跟鞍鋼發展步伐,把技術改造和裝備升級作為實現自我價值的大舞臺,把聰明才智轉化為創新創效的實際行動,主導完成多項國內外首創、國際領先的技術改造革新項目,創造了“鞍鋼模式”,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全市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要以李超同志為榜樣,大力推進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文化創新、管理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努力讓全社會的創造潛力得到充分釋放,讓全市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向李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鍥而不舍、刻苦鉆研的敬業精神。李超同志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工作程序“不打折”,執行標準“不講價”,把職業當事業、把職責當使命。他認為企業越發展,越需要工人有文化、有技術,雖然只是“技校生”,但他勤學不輟,苦練本領,凡是崗位需要的都要學通弄懂,10年成為廠級專家,12年成為鞍鋼技術專家,25年成為全國工人發明家。全市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要以李超同志為榜樣,勤學善思,愛崗敬業,真抓實干,全面提高履職盡責能力和服務群眾改善民生本領,更好地處理和解決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向李超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凝心聚力、高效協作的團隊精神。李超同志的創新創效事跡具有強大的“正能量”, 他胸懷全局,處處發揮表率作用,每到一個新崗位,都迅速融入團隊作戰,把創新意識灌輸給整個團隊,把創新經驗和技術訣竅傳授給大家,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創新風氣,
使創新工作室、攻關團隊真正成為創新創效的“孵化器”。全市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要以李超同志為榜樣,善于把握發展大局和發展大勢,把心思用在抓工作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實上,把著眼點放在求實效上,進一步營造一心一意謀發展、凝心聚力促改革的濃厚氛圍。
決定指出,當前,我市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一大批像李超同志這樣勇于創新、甘于奉獻先進典型的示范和引領,弘揚鞍山精神,凝聚鞍山力量。全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迅速掀起向李超同志學習的熱潮。要運用新聞媒體和各種形式,廣泛宣傳李超同志的先進事跡,大力營造“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濃厚氛圍。各行各業要結合自身特點,把組織開展學習活動同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結合起來,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的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加快建設“五個鞍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