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蛇年以來,鞍鋼人以鋼鐵般的意志打響扭虧增效攻堅戰,迅速遏制了虧損額不斷擴大的勢頭,生產經營情況出現轉機,兩大區域公司之一的鞍山鋼鐵實現連續贏利、化工板塊前4個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5%、第三代汽車鋼問世、西昌鋼釩公司3月和4月連續完成扭虧目標……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鞍鋼集團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減虧,其中,鞍山鋼鐵實現利潤3.26億元,攀鋼同比減虧16.24億元;今年一季度,鞍鋼股份公司實現利潤5.5億元。
同時,鞍鋼集團總部機關和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簡稱鞍山鋼鐵)、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攀鋼)兩大區域公司組建基本完成,化工事業部、鋼管事業部成立,工程技術等板塊籌建拉開序幕,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理順了鞍攀重組后的組織架構和決策管理模式,企業煥發活力、人心振奮。
“內外雙修”現轉機
受國內鋼鐵業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需求低迷、成本高企等影響,鞍鋼也未能獨善其身。作為鋼鐵主體的鞍鋼股份繼2011年之后,2012年再次陷入虧損,企業面臨生死存亡的嚴峻形勢。
“要有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的必勝信心和勇氣,有了‘精氣神’,才有能動性、創造性,才能創造出奇跡”,鞍鋼決策層清醒地認識到,只有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明確總體工作思路,才能走出困境。
為此,鞍鋼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提出實施“通過確定扭虧控虧增效目標和措施,迅速遏制虧損額不斷擴大的勢頭;制定2013年的生產經營計劃及下一步的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大集團運作模式”的“三步走”戰略,開展以“全集團副處級以上干部查找存在問題、建言獻策,實名制“網絡問企”,用世界眼光謀劃鞍鋼集團未來發展,鞍鋼未來發展專家論壇”為主要內容的“四項活動”,動員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戰勝困難,市場標準就是工作尺度,品種質量是企業生命,創新才有競爭力,效率就是效益,執行力就是生產力”的“六種發展理念”,最終實現建設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鋼鐵集團,成為中國鋼鐵行業的“排頭兵”目標。
“責任必須層層分解,措施必須落實到位。只有責任明確了,措施落實了,才能保證目標任務的完成”,在這一思想指導下,鞍鋼采取的多項措施逐漸發力。
鞍鋼首先開展全員成本目標管理活動,全方位全系統降本增效,該公司制定下發了《關于開展全員成本目標管理活動的通知》,全集團所有部門和單位都按照2013年利潤目標,全面推行成本倒逼機制,層層倒算成本,包括采購成本、生產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對生產經營和企業管理的所有環節進行成本責任分解、納入考核、績效掛鉤。鞍山鋼鐵成立了覆蓋全系統、全流程的采購、銷售、物流、財務、人力資源優化、生產運行和調整品種結構7個增效目標專項攻關工作小組,計劃實現增效目標69億元;攀鋼制定強化營銷,優化品種結構、降低采購成本、優化技術經濟指標、加強費用控制、做大規模和強化分子公司控制等6個方面降本增效措施,共分解落實降本增效指標48.93億元。
通過加大降低采購本工作力度,將鋼企生產經營壓力向上游傳導,實現了外購洗煤、粉礦等原燃料價格下降。開展配礦結構調整,優化爐料結構、配煤結構,合理使用低價含鐵物料,降低冶煉成本。1—4月份,鞍山鋼鐵生鐵成本同比降低22.3%。提高設備運行質量,避免各類事故發生。改善技術經濟指標降低成本。堅持經營能源理念,動態調整能源動力系統運行方式,挖掘能源效益。創建現代物流體系,不斷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據統計,鞍鋼礦業前4個月鐵礦完全成本降至500元/噸左右,鞍鋼自產鐵精礦具備與世界一流礦山企業競爭的成本優勢。而西昌鋼釩煉鋼廠3月份降本5047萬元,創投產以來單月降本最好成績。
同時,大力推進品種結構優化,通過開發高、精、特產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日前,鞍鋼天鐵冷軋薄板公司采用低成本的合金成分設計,在連退生產線上一次性試制成功AQP980冷軋板,使鞍鋼成為全球極少數具備第三代汽車鋼批量供貨能力的鋼企之一。4月22日至24日,鞍鋼又與中國金屬學會共同舉辦了第二屆汽車用鋼生產及應用技術國際研討會,既站在了推動汽車用鋼技術不斷進步的前列,又為下一步的產品結構優化埋下了伏筆。而在此前的3月,鞍鋼與中科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攀西釩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高性能金屬合金材料等領域開展合作。據統計,今年1季度,鞍鋼取得國家專利受理244件、授權專利387件。
鞍山鋼鐵成立中厚板、卷板、長材、硅鋼、軍工5個調整品種結果攻關小組,1—4月份開發新產品207個。攀鋼著力擴大效益品種的產銷規模,前4個月鋼軌、冷軋板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1.9%、17.5%。
追尋需求,提升服務品質,開發新市場,穩定老用戶,千方百計拓展生存空間。6月5日,鞍鋼與吉林省30余家用鋼企業在長春舉行座談,圍繞供需合作與產品開發展開深入交流,這是該公司加大市場開拓的最新“動作”。他們秉承“在鋼鐵市場積弱的背景下,加強市場開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的理念,主要領導帶頭開拓市場,帶隊走訪中石油、中石化、廣汽、東風日產、原鐵道部等多家下游重點用戶,擴大與戰略用戶的深度合作,收到明顯效果。鞍山鋼鐵組建市場營銷中心,積極推進營銷管理創新,在市場營銷中心設立產品發展部,即讓技術團隊先行,后隊變前隊,用技術打市場,跟著市場需求搞開發,引導客戶需求,推廣新產品,對接新需求,挖掘潛在需求,銜接產銷研,提供技術服務,1—4月份新開發客戶89家。
憑借良好的實物質量和服務口碑,鞍鋼在市場收獲一個又一個驚喜:橋梁鋼繼去年中標美國阿拉斯加大橋后,1.5萬噸橋梁鋼又中標美國紐約韋拉扎諾大橋,液化天然氣低溫儲藏罐用鋼“拿下”中石化廣西LNG項目;主導產品銷售比例比計劃提高23.9個百分點,合同到位率達到100%。攀鋼堅持貼近市場開展銷售工作,1—4月份綜合產銷率達到97.9%。
改革改制添活力
生產經營變革的同時,鞍鋼還大力推進組織架構和決策管理模式的改革,通過理順體制機制,加速鞍攀實質整合,為企業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為強化集團公司管控能力,提高區域子公司的運營協同能力。鞍鋼于2012年底啟動建設規范董事會工作,這是鞍鋼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大集團運作模式的重要步驟。通過建立董事會,鞍鋼將決策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軌道,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確保決策質量。同時,新模式下鞍鋼集團的決策權和管理權、執行權將全面分離,進一步理順內部關系。下一步,鞍山鋼鐵、攀鋼兩個區域子公司和非鋼產業板塊都將設立董事會和監事會,以明確鞍鋼與區域子公司、非鋼產業各板塊的權責界面和運行規則,保證區域子公司和非鋼產業各板塊高效運營,實現扭虧增效目標。
鞍鋼制定了集團公司和兩個區域子公司領導人員競爭上崗方案,面向鞍山鋼鐵和攀鋼,公開招聘了13個總部機關部門、鞍山鋼鐵機關18個部門負責人。通過公開招聘,促進了鞍攀雙方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搭建了平臺,形成了良好的選人用人導向。
截至3月底,鞍山鋼鐵、攀鋼兩個區域子公司組建工作全面完成。至此,鞍鋼組織架構發生重大變化,在原先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和攀鋼的基礎上,單獨設立更高層級的鞍鋼集團,管控這兩家區域子公司,改變了過去由鞍山鋼鐵集團部分領導代管攀鋼的含混不清狀況。按照精干高效原則,鞍鋼總部機關設部門13個,編制定員160人,同過去相比,部門減少7個,定員減少307人。形成了集團公司統一領導下的“區域子公司+非鋼產業板塊+事業部”的管控架構。
5月15日,鞍鋼集團工程技術板塊籌建工作啟動,該板塊由鞍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鞍鋼重機公司、鞍鋼建設集團公司、鞍鋼礦山建設公司、鞍鋼鐵路運輸設備制造公司5個業務單元企業組成,這是鞍鋼整合現有非鋼產業資源,建立金融、工程技術、信息產業、綜合實業、化工等五個非鋼產業板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非鋼產業集群,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的一個縮影。
在抓好鋼鐵主業的同時,鞍鋼把發展非鋼產業作為扭虧增效和內部資源整合的重要措施,著力做強做大非鋼產業,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提高非鋼產業貢獻率。根據規劃,到“十二五”末,鞍鋼集團非鋼產業收入比和效益貢獻率要達到雙30%以上。
為此,鞍鋼將整合現有非鋼產業資源,將具備產業規模和發展創效能力的金融、工程技術、信息產業、綜合實業、化工等板塊作為重點打造和發展的非鋼產業板塊,構建各具專長的非鋼產業運營管理平臺,形成非鋼產業板塊集群發展模式。進一步完善非鋼產業發展規劃,梳理業務板塊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調整重點和措施,篩選重點項目。為加快非鋼產業盡快形成新的效益增長點,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出臺《鞍鋼非鋼企業參與外部市場競爭多創效益的鼓勵政策及獎勵辦法》,按照變革創新,放權搞活的原則,加大對非鋼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非鋼產業的貢獻度,大力扶持非鋼企業參與外部市場競爭,在用人用工、薪酬分配等方面實行差別化管理,放開搞活,使其責權對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競爭主體,不斷提高非鋼產業自主發展和創業創效的能力。
同時,鞍鋼對鞍山鋼鐵無縫廠和攀成鋼這兩個虧損嚴重的企業進行整合,成立鋼管事業部,對其放權搞活,讓他們直接面向市場,兩年內扭虧為盈。為更好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鞍山鋼鐵和攀鋼的科技研發資源整體協同,實現鞍鋼集團科技研發資源的一體化運作,制訂了《鞍鋼集團科技研發體系設計方案》,對鞍山鋼鐵和攀鋼的優勢及特色產業研發機構實施跨區域重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