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同胞喜遷新居 來源:鞍鋼日報
2018-02-05
1月31日,四川省涼山州鹽源縣鹽井鎮的彝族同胞毛衣伍子一家5口,終于告別了大山上的土坯房,住進了離縣城不遠的三室一廳磚混結構的安置新房。“家里非常亮堂,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看到來家回訪的攀鋼設計人員,住在7棟一樓的毛衣伍子高興地說。該安置房是攀鋼為鹽源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而規劃設計的。 鹽源縣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同時也是攀鋼定點扶貧縣。為落實精準扶貧政策,鹽源縣推行了“山上生產、山下居住”的移民搬遷產業發展模式,2016年至2018年,計劃完成6291戶(套)26116人易地搬遷工作。2016年8月,應鹽源縣委、縣政府要求,攀鋼對鹽源縣易地扶貧搬遷提供規劃設計幫扶,負責該縣鹽井鎮城東安置點、梅雨鎮觀山安置點、金河鄉溫泉安置點A區和B區共計2124戶(套)9420名彝族同胞的安置房規劃設計工作。 為支持鹽源縣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順利進行,攀鋼在安排幫扶資金的同時,成立了鹽源扶貧搬遷項目規劃設計幫扶組,委派具有多項設計資質和總承包資格的單位對該項目進行規劃設計。攀鋼扶貧辦與項目組設計人員多次到各安置點進行地形、地質勘察,與鹽源縣相關領導、部門及搬遷村民溝通,征求設計方案意見,按照鹽源縣提出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統一建筑風格、統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要求,僅用3個月就完成了極具彝族特色的4個集中安置點施工圖設計和預算編制,總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 2017年3月,4個集中安置點開始施工建設。目前,各安置點房屋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具備基本入住條件,進入室外工程和公共食堂、民俗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階段。遠遠望去,紅磚白墻的6層彝家新居在鹽源縣城顯得格外醒目。 鹽源縣規劃建設局負責人高興地說:“這批安置房的設計規劃已經成了附近州縣的學習樣板,攀鋼用心用情,在最短的時間里設計出這么優秀的作品,衷心感謝攀鋼為鹽源縣脫貧攻堅作出的貢獻。” 據了解,2015年以來,攀鋼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扶貧和扶智相結合的幫扶思路,采取基建扶貧、產業扶貧、技術扶貧、醫療扶貧等多種形式,助推鹽源縣脫貧攻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