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九屆工業遺產學術研討會在鞍鋼召開 來源:鞍鋼日報
2018-10-22
10月19日至21日,2018第九屆工業遺產學術研討會在鞍鋼召開。來自工信部、國家文物局等部委,國內外38所知名高校和20多個研究機構、博物館、企業的200余名國內外專家學者,以“中國工業遺產的記憶、當下與未來”為主題進行交流研討。研討會由鞍鋼集團與中國建筑學會遺產學術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工業遺產委員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歷史文化名城委員會、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鞍山師范學院聯合主辦。 鞍鋼集團黨委副書記栗寶卿出席會議并致辭。 栗寶卿在致辭中說,作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鞍鋼記錄了新中國鋼鐵工業起步、發展、振興的偉大進程,并完整保留了近代中期以來鋼鐵工業的遺跡,成為展示當代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精神地標和文化符號。鞍鋼集團黨委高度重視工業遺產保護和開發工作,采用保護與區域改造相結合等方式進行遺產保護,推進鞍鋼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提升到了新水平。此次學術研討會在鞍鋼召開,是指導鞍鋼工業遺產保護工作提升到更高水平的良好契機。 會上,國內外40余名專家學者從工業遺產的歷史、發展、保護等全方位視角,圍繞6個議題作38場主旨和專題報告,全面展示了中國乃至世界工業遺產記憶、當下與未來的最新研究成果。大會共征集論文90余篇,代表當前該領域國內學術研究的最高水平。 鞍鋼工業遺產及其保護工作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鞍鋼現有工業遺產41項,其中,通過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有27項。鞍鋼本著大宗設備原址存放、可移動設備入庫保存和建立鋼鐵博物館等保護原則,讓一大批歷史文物得以完整留存。在2017年工信部組織的全國首批工業遺產申報中,“鞍山鋼鐵廠”成為國家首批工業遺產,鞍鋼憲法、1919年美國生產的建設者機車車頭等16項工業遺產入圍國家名錄。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參觀了鞍鋼工業遺產、鞍鋼集團博物館,以及煉鐵和軋鋼等現代化生產線。
|